營業概況
2024 年全球經濟於複雜多變的環境中前行,人工智慧在製造與服務領域的廣泛應用、綠色能源技術的加 速推動,以及供應鏈重組,為經濟注入新動能。然而,在地緣政治風險與經濟壓力交織的背景下,全球主要經 濟體增速普遍放緩,面臨重重挑戰。與此同時,東南亞新興市場展現出強勁的成長韌性,為全球經濟注入一抹亮色。
根據標普全球(S&P Global)預測,2024 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 2.7%,低於前一 年的 2.9%。 近兩年受全球經濟放緩、中國經濟復甦不如預期以及市場不確定性影響,國內產業 經歷嚴峻考驗,工紙與紙器市場亦承受巨大壓力。業者為應對市場變化,積極調整內部 結構、優化產品組合並整合資源。2024 年國內造紙產業依然面臨需求疲弱與去庫存的挑 戰,不過上半年內需市場逐漸增溫,加上下半年傳統旺季帶動,整體市況有所回穩。包裝內需略有提升,但外銷表現仍未見顯著改善,整體用紙需求仍低於往年水準,顯示產 業復甦進程不均,並對包裝供應鏈產生連鎖影響。
根據台灣造紙公會統計,2024 年國內 造紙產量衰退 4.7%,總銷量減少 3.7%,其中內銷成長 2.8%,外銷大幅下滑 13.7%; 紙器的產銷量則受內需帶動,增長約 5.9%。隨著經濟動能逐步回穩,行政院主計處預估 2024 年台灣 GDP 成長率可達 4.59%,高於 2023 年的 1.12%,這將為造紙與紙包裝行 業帶來更多發展契機。產業將持續推動自動化與數位化轉型,提升生產效能與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把握全球供應鏈修復及市場回穩所帶來的成長潛力。
面對 2024 年市場環境的嚴峻挑戰,公司經營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包括終端需求疲軟、產業調整庫存的壓力,以及國際原物料價格、能源與環境成本和人工費用的持續 上升,導致整體營運績效未達預期。公司的台灣造紙業務因應市場包裝需求變化調整生 產計劃,但銷售動能有所提升,整體表現仍維持一定水準;紙器業務則穩定運行,產銷 規模與去年相當,顯示市場需求仍具一定支撐力。中國大陸的紙器廠持續進行重整與精 簡,集中資源於生產和銷售,但因當地市場需求尚未復甦,對營運表現造成影響。在越南平陽造紙廠的新產能發揮穩定,全產全銷,儘管當地工紙市場競爭激烈導致獲利壓力,但新運轉的兩座紙器廠為業務發展注入動能,助力越南紙器業務的穩健成長。集團的全年營業額達新台幣 451 億 7,769 萬元,較前一年度成長 7.1%,稅後淨利為新台幣 6 億 5,691 萬元,減少 29.6%。
根據標普全球(S&P Global)預測,2024 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 2.7%,低於前一 年的 2.9%。 近兩年受全球經濟放緩、中國經濟復甦不如預期以及市場不確定性影響,國內產業 經歷嚴峻考驗,工紙與紙器市場亦承受巨大壓力。業者為應對市場變化,積極調整內部 結構、優化產品組合並整合資源。2024 年國內造紙產業依然面臨需求疲弱與去庫存的挑 戰,不過上半年內需市場逐漸增溫,加上下半年傳統旺季帶動,整體市況有所回穩。包裝內需略有提升,但外銷表現仍未見顯著改善,整體用紙需求仍低於往年水準,顯示產 業復甦進程不均,並對包裝供應鏈產生連鎖影響。
根據台灣造紙公會統計,2024 年國內 造紙產量衰退 4.7%,總銷量減少 3.7%,其中內銷成長 2.8%,外銷大幅下滑 13.7%; 紙器的產銷量則受內需帶動,增長約 5.9%。隨著經濟動能逐步回穩,行政院主計處預估 2024 年台灣 GDP 成長率可達 4.59%,高於 2023 年的 1.12%,這將為造紙與紙包裝行 業帶來更多發展契機。產業將持續推動自動化與數位化轉型,提升生產效能與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把握全球供應鏈修復及市場回穩所帶來的成長潛力。
面對 2024 年市場環境的嚴峻挑戰,公司經營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包括終端需求疲軟、產業調整庫存的壓力,以及國際原物料價格、能源與環境成本和人工費用的持續 上升,導致整體營運績效未達預期。公司的台灣造紙業務因應市場包裝需求變化調整生 產計劃,但銷售動能有所提升,整體表現仍維持一定水準;紙器業務則穩定運行,產銷 規模與去年相當,顯示市場需求仍具一定支撐力。中國大陸的紙器廠持續進行重整與精 簡,集中資源於生產和銷售,但因當地市場需求尚未復甦,對營運表現造成影響。在越南平陽造紙廠的新產能發揮穩定,全產全銷,儘管當地工紙市場競爭激烈導致獲利壓力,但新運轉的兩座紙器廠為業務發展注入動能,助力越南紙器業務的穩健成長。集團的全年營業額達新台幣 451 億 7,769 萬元,較前一年度成長 7.1%,稅後淨利為新台幣 6 億 5,691 萬元,減少 29.6%。
2024 年在經營管理上的努力與亮點包含下列項目
展望 2025 年,全球經濟在地緣政治與政策調整中尋求平衡,需求復甦增速緩慢,但 新興市場表現預期亮眼,各產業在新科技應用與供應鏈重組推動下持續修復。美國總統 川普上任後,其貿易與產業政策走向充滿不確定性,特別是針對中國的科技出口管制與 供應鏈重構,可能對全球經濟增長帶來潛在挑戰,也為台灣企業布局帶來更多變數。台 灣經濟受益於全球需求回升及科技應用擴展,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及再生能源產品需 求旺盛,為出口注入新動能,惟傳統製造業受中國需求疲弱及成本壓力影響,復甦步調 分化。中國正向內需與新興產業轉型,越南則憑藉外資投資與產業鏈移轉成長迅速,而 公司在越南的第三期生產線即將啟動,將積極把握機會,提升市場占有率。同時,我們 亦持續深化智慧製造與數位工具應用,強化綠色產品研發能力,以應對碳費政策上路及 全球環保趨勢挑戰。
新的一年,公司主要經營方針:
- 1. 精準發揮規 模效益,提升運營效率。
2. 行銷升級推高市占,鞏固市場領導地位。3. 智能轉型完善人 才,促進核心競爭力。4. 持續創新實現價值,發掘產品利基。5. 強化風險管理機制,穩 健應對不確定性。6. 深耕永續發展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