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管理
● 策略:提升廢水處理及製程用水效率。
● 2030年目標:
◆ 工紙事業部單位產品用水量減量10%(基準年:2019)
◆ 提升節水潛力與回收水量
珍惜水資源
資源為造紙產業關鍵資源。正隆在評估與選擇生產據點時,審慎規劃取水來源,不僅考量相關政策法規與企業長遠發展,更重視周邊社區居民對水資源的需求,致力於達成企業營運與區域水資源永續的平衡。同時,依循ISO 14001管理系統進行風險評估及機會因應,訂定優於法規之自廠控制標準,且依規排放。
2024 年突破目標,用水減用 20.7%,回收水使用再創新高
正隆持續推動水資源管理升級,透過多元化水源拓展、防治管理強化及創新節水方案導入,全面提升水資源使用效率。同時,自主開發數位化水資源PDCA管理系統,強化管理精準度:
• 即時監測:每小時追蹤井水及各單位用水量,落實自主管理
• 水權預警:當水井用量達90%水權上限時,系統即時發送預警通知
• 異常查核:針對用水異常狀況,自動提醒單位主動改善
2024年,正隆持續投入3.92億元進行多項資源優化水資源管理與設施升級,未來完工後,將進一步提升水資源處理效能。
• 大園造紙廠:完成攔污柵改造,提高廢水初步處理效率
• 大園紙器廠:推動廢水優化處理工程
持續精進節水技術與管理機制,正隆2024年用水效率再突破,工業用紙單位產品用水量為8.42千公升/噸紙,較前一年度減少11.08%,相較2019年基準年減少20.7%,大幅超越原訂目標的5%。回收水使用量亦同步提升,2024年全公司回收水使用量占總取水量達17.69%,年增5.85%,再創新高。
關注供水情況,正隆持續推動內部節水措施,並強化廢水分類與排放管理,致力於製程節水與回收再利用。正隆所有廠區皆設有廢水處理系統,24小時監控排放水質,確保符合法規標準,同時藉由全面掌握製程用水狀況,優化廢水處理效率,以維護生態平衡、促進生物多樣性。
正隆生產製程用水之主要來源包括地下水、河水(地表水)與自來水。因為珍惜每一滴水,廠部將水資源精細化管理,除設置雨水回收系統,亦透過白水回收、超濾白水處理與放流水回收等系統或技術,分級管理製程用水,實現回收、循環與再利用,以降低用水量,並最大化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為強化水資源管理,正隆每年依經濟部水利署規範完成水平衡數據,部分造紙廠亦導入智慧水表,透過即時數據監測精準控管用水狀況。
在台灣母公司的總取水量上,2024年地表水及地下水占總取水量約為97.7%,自來水占比約2.3%,總取水量約為15,411百萬公升,相較2023年減少1,068百萬公升,總耗水量2,575百萬公升(總取水量減總排水量)。為妥善管理取水來源,公司依據水利署水情燈號作為判斷依據,逢遇減量或分區停供水狀況時,依政府規定減少用水量,盤點正隆台灣、大陸、越南等營運據點,正隆取水來源受水資源壓力區影響不大,並無極高壓力區。
正隆的取水來源多位於水資源壓力相對較低的區域,目前並無處於極高壓力區。面對自來水供應減量或分區停水等情況時,正隆啟動多項應變措施,包括:(1) 彈性調整自來水使用量,並提高放流水回收再利用於製程;(2) 回收部分放流水以取代清水用量;(3) 透過製程管理調整,如優化抄造與印刷排程、導入節水管理模式,以降低對取水資源的依賴並強化營運韌性。
放流水
正隆各廠區皆設有水資源處理系統,工紙、家品及紙板事業部以生物處理方式,定期監控排放水質,確保放流水水質符合標準,且持續推動廢水廠QC-Recorder,以全面掌握製程用水狀況,進行水處理廠最適化運作。紙器事業部則進行物理化學妥善處理,並回收處理後之廢水用於製程沖洗及製糊等,大幅降低用水量。
落實水資源保育
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6「淨水與衛生」,正隆認養全台公廁達80座,且積極投入水資源保育,大園廠、新竹廠認養工廠附近河川流域,每月巡視認養河段環境、定期進行水質監測,每半年更擴大邀請廠內同仁參加淨溪活動,新竹廠也攜手社區里民成立「水環境巡守隊」,利用假日巡溪,共同維護鄰近客雅溪流域環境,更接連響應參與天下雜誌《淡水河公約—為淡水河做一件事》行動,落實綠色採購、認養公園維護生物多樣性、宣導珍惜用水,實踐保育水環境。正隆為順應台灣2050淨零願景,我國推出2025淨零轉型之12項關鍵策略 - 「淨零綠生活」,2024年特別辦理一系列活動,鼓勵同仁透過生活習慣以及行為的改變,為氣候變遷減緩付出實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