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綠能新紙業 引領循環經濟永續價值
迎接下一個60年新起點,2020年正隆啟動60+計畫,訂定「創新、循環、綠能」三大發展主軸主軸:透過技術研發加值轉化,專注資源的重複循環再利用,以成為亞洲低碳綠能新紙業為目標,實現產業和社會的共好,為世界的美好持續前進。
落實資源循環
正隆進入台灣造紙業逾60年,積極向低碳綠能新紙業轉型,以循環經濟商模實現產品、能源、水資源三大循環再生,並藉由規模化技術設備提升循環再生效率。同時,更發揮企業專長,創意應用造紙事業在綠能、回收再生的轉型經驗,帶動跨產業共生。
績效
台灣紙業唯一,低碳轉型獲3大永續獎項肯定
致力於在企業整體價值鏈實現善的循環,正隆持續創新研發綠能、開發低碳商品與智能服務,透過穩健擴充產能,深化循環經濟效益,攜手消費者、商業合作夥伴對經濟、社會、環境發揮正面影響力。在能資源整合系統發揮綜效下,2020年正隆公司整體生產製程的替代燃料率已達7.23%、廢棄物能源化年增4.2%達85.1%、溫室氣體減量0.57%,造紙事業部單位產品用水量年減1.6%,成果斐然。
邁向低碳綠能新紙業轉型是正隆當前永續發展的首要目標,透過『客戶服務、創新加值、低碳綠能』三大主軸優勢的持續精進,正隆致力成為綠色紙業標竿,實踐ESG各個面向,低碳轉型有成,受各界肯定。
拓展海內外循環經濟據點 增加營運動能
正隆現為台灣最大工紙紙器公司、排名全球第63大紙業,為進一步擴大循環經濟、建構綠色循環產銷體系,公司積極推動海內外擴產計畫。正隆已投資逾20億元在燕巢新建年產能1.8億平方公尺智能新廠,預計2021年下半年正式投產,並規劃於大園造紙廠增設6.6萬公噸的再生白漿線,擴大循環經濟範疇,將於2022年商轉。海外部分,正隆斥資於越南隆安廠引進當地第一套預印設備,成為越南第一個擁有世界級先進預印設備的紙廠,提供優質且環保的印刷品質和服務,搶攻高階紙箱商機;同時,於越南平陽造紙廠展開第二期年產40萬公噸工紙計畫,預計2021年第四季投產,並在濱吉和北越北江籌備第四和第五座紙器廠,年產能上億平方米,大幅提升東南亞市場營運規模,打造亞洲循環經濟紙業標竿。

升級轉型 開發多元利基產品 注入永續新能量
重視創新,正隆持續發展非塑應用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每年投資上億元研發經費於綠色永續和差異化產品的開發,2020年重要成果包含發展無表膠原紙、保鮮/防水紙箱、免膠帶紙箱,首度跨入環保家用洗劑領域,成功量產國內第一張電子載帶用紙,掌握5G商機,致力於升級轉型、建構對地球友善的商業模式。

推廣減塑和3R (Recycle, Reuse, Reduce) ,正隆於61歲生日之際,特別設計100%回收紙再生包裝箱,免用膠帶,紙盒還可以延續物命,變身為雜誌文具盒,讓年底送禮充滿濃濃環保味,大大提高紙箱再利用價值。



《典範一》國內首家紙容器完全回收再生紙廠,雙循環一條龍實現低碳減塑、發展綠色商機
紙容器為環保署公告應回收項目,須由專業處理廠將內層塑膠淋膜與紙漿分離再利用,但社會大眾易將廢紙容器丟入一般垃圾進到焚化爐,或混入一般廢紙進入紙廠,不僅浪費資源亦增加廢棄物處理成本。
分兩階段取得廢紙容器處理登記證 擴大廢紙容器處理項目,成為第一家廢紙容器完全回收再生紙廠
深信沒有廢棄物,只有錯置的資源,面對廢紙容器去化問題,正隆從落實循環經濟、創新綠色商品的長遠方向來看,投入廢紙容器回收再生會是紙廠對環境永續的責任,因此超前部署在2018年底於竹北廠投資增設「高效率淋膜紙處理系統」,成為國內首家廢紙容器完全再生利用紙廠,分兩階段取得並擴大廢紙容器處理項目,目前核准廢紙容器處理量每月為1,400公噸。
負責生產「春風」和「蒲公英」兩大家紙品牌的竹北廠,是正隆實現綠色轉型的重點示範工廠。早自2003年即引進全亞洲第一套百萬瓦級風力發電組,是傳產綠能轉型的第一標竿,更是台灣目前唯一風力發電獲得再生能源憑證的造紙廠。正隆竹北廠投入研發和設備全面升級提高廢紙容器的回收效率,跨產業開發紙塑分離技術,取得之紙纖維成為白卡紙再生原料,紙容器製造廠所產生的修邊淋膜紙下腳料,則取代木漿成為環保家庭用紙原料之一,並將塑膠淋膜製成SRF再生燃料棒和環保磚綠建材,以雙循環的創意商業模式兼顧環境和經濟效益,並獲頒多項國內永續大獎的肯定。
獲獎肯定:TCSA 循環經濟領袖獎、第一屆企業環保獎

創造二次森林 - 廢紙容器變身低碳產品,創造環境最大效益
環境效益
大園造紙廠增設產線提高紙容器處理量,擴大再生循環價值鏈
複製竹北廠的成功經驗,公司已斥資近9億元於台灣大園造紙廠增設年產能6.6萬公噸的再生白回收紙漿產線,將以廢紙容器和淋膜下腳料為主要原料,進一步擴大紙容器再生處理能量,2022年商轉後,每月廢紙容器使用量能可提升至10,000公噸。長期響應政府減廢政策,正隆將協助解決廢紙容器去化問題,並以自身經驗建立產業發展產循環經濟的商模,擴大紙容器再生循環的經濟和環境雙重價值,並獲永續獎項肯定。

異業合作
與全台8,000多個慈濟環保站合作,增加一般紙類和廢紙容器回收管道和料源,且合作開發「淨斯人間」環保家庭用紙,致力於提升台灣環保衛生紙的普及率;同時進行資源整合,由正隆提供PE淋膜,慈濟「淨斯人間志業」研發轉製為環保連鎖磚,暢通回收紙和廢紙容器的循環通路,創下綠色結盟效益極大化,達愛地球、零垃圾願景。

淨斯人間環保家庭用紙 (2020年4月上市)

環保連鎖磚綠建材:減少廢棄物和碳徘
100M2 環保磚 = 減少 20 公噸混凝土 = 4 公噸塑膠廢棄物 = 9 公噸碳排。
議和活動:推廣紙容器再生 讓美好循環發生
訪談和拍攝第一線同仁的工作日常,讓社會大眾瞭解廢紙容器再製過程,成就職人工藝、環境友善與企業幸福的美好循環。


《典範二》實現綠能轉型,引進全台最大高效能生質熱電系統 邁向零燃煤願景
現代化規模紙業的製程需要穩定電力和蒸汽供應,正隆於1984年引進紙業第一套大型汽電共生設備,開創台灣造紙業整合能源應用先例,大幅提升能源效率兼顧環境永續,正隆現於后里、大園兩個造紙廠共有4套汽電共生設備,同時也投資成立大園汽電共生公司,供應大園工業區蒸氣與電力,促進區域能源效率最佳化並朝能源產業發展。
致力於企業永續發展,關注氣候變遷調適策略,正隆透過TCFD指引制定氣候變遷相關行動,包括推動低碳製造、使用再生能源、改善能源使用效率、發展廢棄物資源化,並設定2030年碳排較2017年基準年減少5%,年節能1%,廢棄物資源化92%,替代燃料18%的長期目標。
發展再生能源 全國第一家獲得再生能源憑證紙業 累積9,309張憑證
因應氣候變遷和節能減碳趨勢,正隆積極推動低碳能源轉型,善用各廠區的地理特性,2003年於竹北廠建置造紙業第一套風力發電,藉由參與政府專案,供應紙廠電力兼具台灣風力發電的先期試驗。利用台中地區太陽光照時間長,正隆2011年於新建后里廠10號造紙機自動倉庫屋頂設置太陽能板,降低廠房溫度、減降空調能源耗用,同時產出綠電;2019年再於台中轉運倉加裝太陽光電,提高綠電輸出。2021年將於燕巢新紙器廠屋頂建置光電,並於大園造紙廠引進沼氣發電,持續發展綠能。2022年后里廠、台中料廠也將規劃增設太陽能板,提高綠電輸出,總計2022年正隆總綠電裝置容量將較2020年底增加近2倍,積極朝向低碳綠能轉型。

廢棄物資源化達85.1%
轉廢為能,正隆很早就投入製程餘料的能源化和資源化,善用回收紙纖維中參雜高熱值塑膠製程餘料和有機汙泥,轉化為再生能源,減少使用化石燃料、降低碳排。
2020年廢棄物資源化績效:

引進全台最大高效能生質熱電系統 邁向零燃煤
為持續建立減煤與零燃煤再生能源,正隆耗資15億元,於竹北廠引進全台最大高效能生質熱電系統,2021 年第四季商轉後進一步提升廢棄物資源化再利用,邁向電力自主、大幅提高環保績效外,同步提升溫室氣體減量競爭優勢。

四大特色 | 四大亮點 |
---|---|
全國唯一四個多元燃料(SRF、漿紙汙泥、生質燃料)投入口,提高能源效率 | 次高壓中溫生質熱電系統, 實現汽電共生 & SRF燃燒最佳能源應用 |
有效抑制戴奧辛:爐膛內煙氣溫度>850℃、煙氣停留時間>2秒 | SRF最大設計處理量14,000公噸/月 |
可混燒0~100%的SRF | 發電機裝置容量:16,000kW, 年發電1.26億度=43萬戶年家用電量 |
發電效率高達29% (優於法規25%) | 每年取代煤炭30,064公噸、碳排33,595公噸 |
註:SRF小字典-Solid Recovered Fuel, SRF固體再生燃料,由塑料與生質物(如廢紙、木材與其他木質纖維廢棄物)等非有害且具適燃性物質回收轉製,具有低環境衝擊、低燃料成本、並可應用於高能源效率鍋爐及燃燒設施等三大優勢



《典範三》智紙4.0 AI大未來 台灣第一家導入產銷智能化紙業,大數據輔助 贏在競爭力
全球經營環境變化劇烈,為提升營運競爭力,身為造紙產業指標的正隆,除持續推動硬體設備升級改造,早在2003年即建置完成全集團的ERP企業資源規劃,提升營運管理效率,亦加速軟體、管理面朝數位轉型智能化,從智慧製造出發,陸續於2012至2017年自主開發完成后里廠汽電能源e化系統、全公司e化採購平台,以及家庭用紙CRM客戶關係管理系統。2019年正隆開啟智慧工廠元年,推動「智紙4.0」專案,領先業界引進OSI智慧管理平台,串聯生產、銷售、物流三大環節,透過AI人工智慧收集分析大數據資料,結合「物聯網」、「行動」、「數據」三大應用,完善製造、銷售到服務的全環節,成為台灣第一家導入產銷智能化的紙業,透過數位轉型讓產業價值再升級。

設備導入IoT物聯網功能,透過資訊整合,即時掌握機台狀況,確保產品品質,以及能資源最佳利用。
→ OSI智慧管理平台、數位巡檢
運用即時分析技術,預測顧客需求與提供客製化的服務。
→ 紙器銷售APP、工紙需求預測
使供應鏈中各節點負責人從存貨入庫、生產到最終出貨皆能隨時隨地監控產品狀況。
→ 燕巢廠智慧倉儲物流


2019年啟動『后里廠汽電機組』與『竹北廠家庭用紙機』先期專案,透過黃金批次操作條件最佳化及設備健康度管理指引系統,達到造紙機運行優化、製程最佳化,提高能資源整合運作效率與效益。2020年進一步將專案範疇延伸至后里10 號紙機、竹北15號紙機、后里廠全部汽電系統;同步規劃導入數位巡檢系統平台,透過數位PDA及RFID巡檢標籤工具,落實維修人員巡檢到位管理、降低檢點人力負荷及記錄無紙化,提升巡檢作業效率與數位轉型運作,同步導入紙器銷售APP,連結ERP、優化銷售服務和智能管理,提升客戶滿意度。
先導專案 | 效益 |
---|---|
后里廠生質汽電系統 |
|
竹北廠TM16家紙機 |
|
2021年燕巢新廠將引進智慧排單系統,整合銷售、生產、物流,達到智慧產銷,配合太陽能發電系統,成為台灣第一個低碳智慧紙器包裝工廠。全台紙器廠也將整合AI系統,提高自動化和智能化,降低短暫停車和故障時間,有效提升紙器產能,強化送貨效率,讓正隆贏在智能競爭力。


《典範四》適材適用!正隆啟動回收紙供應鏈2.0升級輔導
致力促進物料循環利用、上下游業者鏈結展現ESG綜合效益,正隆自2018年起率先同業發起「回收紙源頭分類輔導計畫」,並於2020年下半年啟動2.0升級輔導專案,親身關懷和了解第一線資收人員工作狀況,期能帶動產業鏈成長,共好共榮。
正隆每年再生使用回收紙約171.萬公噸,其中2/3收購自國內,是台灣回收紙使用量最大公司。正隆將循環經濟列為企業發展要項,經由連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責任消費與生產」細項目標12.5:「透過預防、減量、回收與再使用,大幅減少廢棄物的產生」,循環使用回收紙,並將製程產生之廢棄物回收再利用或作為二次能資源,落實負責任的生產消費循環。
從2018年發起「回收紙源頭分類輔導計畫」,正隆向近90家有合作的供應商宣導回收正確分類,以提升紙類分流再利用和降減廢棄物。輔導行動包括印製發送2,000多份教育海報、修訂收購標準、以及每年選定2家重點回收商優化分類回收系統。兩三年輔導下來,已經看到轉型成功案例,不僅觀念逐步改變,更產生經濟效益。

源頭分類 雜物減量
加強正確分類後回收紙品質提升,紙廠也產生正面效益,政府倡導循環經濟,正確策略作法就是再生原料分類正確。以造紙來說,回收紙夾雜生活垃圾(如塑膠、麻繩),容易產生衛生安全問題,更可能造成機械設備損耗、增加製程餘料處理負擔。公司施行回收商輔導計畫以來,回收紙拆包散漿後非紙纖維雜質排渣率從原本10-13%降到6%以下,不但提高資源使用效率,也讓廢棄物處理成本負擔下降。
輔導計畫2.0以終為始資收關懷
歷經輔導、觀察、汰換階段,實施專案兩年下來已成功協助桃園利福、台中壬億等回收商優化分類系統,增設機械輸送帶落實不同紙種及紙容器分流。觀察到花東地區國軍、醫療和學校有機密文件需要銷毀,但當地卻沒有去化管道,正隆也去輔導一家回收業者建置水銷機制,解決東部機密文件銷毀問題,也讓回收商從核心業務拓展新興商機。
2020年下半年起啟動輔導計畫2.0,除了重新複習宣導,包括要求回收商提供和古物商(回收小販)的宣導紀錄、持續發送和張貼分類海報,更計畫每季拜訪、關懷5位以上資收個體戶,近身了解第一線回收工作者的問題和心聲,感謝低層人員配合分類回收的辛苦和貢獻。
購料部購料三組邱顯能副理
「計畫實施前期引起蠻大的反彈,回收商抱怨分類很麻煩、二次撿收影響打包效率、中古小販甚至不配合將回收紙改交他人、造成貨源減少。但公司對提高國內回收紙品質的態度堅持明確,讓我們更有信心去溝通;兩三年輔導下來,已看到轉型成功案例,也產生環境和經濟效益 」
供應鏈美好循環! 正隆資收關懷起跑
前線正確分類小步驟 幫助紙廠生產一大步
時序進入11月,雖然秋老虎發威,但至少秋高氣爽帶來好心情。
正隆購料三組和永續發展部同仁帶著感謝小卡、蒲公英環保衛生紙和環保洗衣精拜訪住在桃園市大園區五位資收工作者。


辛苦推著推車撿收、整理資收物是徐女士15年來的日常生活
聾啞的徐女士笑臉迎接同仁,透過女兒表達這份工作已經做了15年,最苦惱的是沒有固定回收來源,街頭巷尾撿收導致肌肉會痠痛。另一位邱女士和先生一起做資源回收,資收工作讓她有一份小小的成就感,她開朗的說「從事回收工作能讓我們的環境跟街道保持乾淨,很開心能幫助環境,做回收做那麼久,在路上看到回收物如果沒撿回家,就會覺得怪怪的。」
走訪第三位工作者是獨居自立的汪女士,四個兒女都離家發展,她不想成為後輩的負擔,除了資收工作,還參加市政府清潔隊志工、周末去魚市場打工洗碗;汪女士對分類工作駕輕就熟,和我們分享紀錄每日工作收入的小本子,密密麻麻、仔仔細細,連廢紙都分成報紙、紙箱、紙容器、白面紙四種。前線正確分類小步驟,確實對紙廠提高紙箱和再生衛生紙生產效率幫助一大步。

感謝小卡內容
「謝謝您和家人每天花很長的時間,收集回收可再利用的資源。因為您們用心回收這些乾淨的回收物,送到正隆紙廠後,變成好用且環保的紙箱和再生衛生紙,感謝有您讓市區更乾淨…。」



《典範五》二次森林 教育扎根 全台打造19座紙圖書館

“ 使用1噸再生紙漿,可保留20棵樹,如同種了20棵隱形的樹,這就是二次森林。”
「人類與土地、與動物,與整個大自然如何前進更美好的世界?」一直是我們在意的事,「身為造紙企業,如何帶頭告訴大家資源循環的重要?」。
正隆深知教育是社會前進的動力,環境教育應從小扎根做起,於是發起「二次森林、教育扎根」計畫,將紙廠的回收紙和設計資源注入偏鄉小學,打造「紙圖書館」。期待藉由紙圖書館,讓學童接觸紙、了解紙桌椅書架都是使用回收紙再製的,認知到森林保育和環境的重要,進而共同珍惜資源、守護環境,讓我們居住的城市永續美好。
綠色書香。紙圖書館
正隆從2014年起拜訪廠區附近小學,深入了解師生的需求後,使用100%回收紙打造一座座的紙圖書館,並規劃專業選書以及研發紙創意工坊,讓珍惜紙資源觀念從小扎根,至2020年共打造19座紙圖書館,嘉惠超過14,000名孩童,未來將以每年打造2-3座,2030年達40座為目標,也持續執行定期回訪紙圖書館了解使用情況並改善。

1. 解決偏鄉資源缺乏,激發孩童學習興趣
→ 偏鄉學校設備老舊;手機、平板普及,致學童缺乏閱讀動力。

3. 深化產業創新&循環經濟形象
→ 分享紙的無限創意與環保再生重要性。

2. 傳遞正確分類知識
→ 回收紙夾雜10~13%雜質,且回收分類不正確。

4. 打破造紙業不環保迷思
→ 造紙業重視資源再生利用,協助社會去化大量生活垃圾。
啟用時間 | 學校名稱 (計19所) |
---|---|
2014年 | 苗栗銅鑼中興國小、臺中后里內埔國小、桃園大園五權國小 |
2015年 | 竹北鳳岡國小、高雄燕巢安招國小、臺中啟明學校 |
2016年 | 高雄燕巢國小、桃園大園潮音國小、新竹頂埔國小 |
2017年 | 新北板橋埔墘國小、臺中后里月眉國小、嘉義大林三和國小 |
2018年 | 臺中后里圖書館、桃園大園溪海國小 |
2019年 | 高雄後紅國小、新北中和區光復國小、臺中富春國小 |
2020年 | 臺中新社區大南國小、新北中和區積穗國小 |

特色 1、紙圖發揮4大綜效,結合本業紙材設計專業,打造最佳循環經濟場域
圖書館以100%回收紙漿打造 | 專業學者規畫選書 | 研發「紙樂屋環保小學堂」 | 推動校區回收行動 |
---|---|---|---|
創造再生環境 | 藉由生動活潑的繪本,提升孩童環境意識 | 設計多元互動,落實循環教育 | 建立回收觀念,親身參與實踐 |
特色 2、主題多樣性、設計多元化、結構多變性
• 特製展示紙書架
正隆特別研發具展示功能書架,呈現書本封面兼收主題展示之效,吸引學生借閱。


• ECO行動教室
紙材桌椅輕巧安全,低年級學生可輕鬆搬運、教師更可靈活運用。
特色 3:結合企業核心優勢,發展低碳永續產品
為豐富紙圖書館空間布置,開發「小樹桌椅」契合紙圖書館環保意象,符合小朋友的身高體型,深受喜愛,同時打響正隆「紙樂屋」 Play the Eco Way 紙創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