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策略:蓄積人才優勢、強化輪調傳承,驅動組織永續成長。
● 2030年目標:
◆ 每人訓練時數達48小時/年 (台灣母公司/合併公司)
◆ 建立關鍵人才庫、擘劃人才發展藍圖
以人為本:深耕「綠領及AI」職能,厚植企業永續韌性
「人才」是企業永續經營的關鍵,正隆前瞻海外營運布局以及國際永續供應鏈趨勢,力推低碳智慧造紙轉型,除了由技術、營運深化內部減碳綜效,更重視永續影響力的極大化。強調與時俱進的AI綠領人才培育,同步打造具「榮譽感」、「責任感」、「成就感」的幸福職場,提供就職誘因也幫助人才留任。秉持「蓄積人才優勢」的企業育才理念,正隆積極營造多元具包容性的全學習組織孵育永續人才,以2030年每人訓練時數達48小時(台灣母公司/合併公司)、2025年育成內部講師至少300位、落實主管年輕化為目標,系統化推動永續職能教育;並因應海外營運據點拓展、輪調養成全方位國際人才。全方位布局並充實國際化的綠領人才庫,確保產業未來的永續韌性與競爭力。
配合低碳營運轉型,制定10年永續人才計畫
積極應對「智慧低碳智紙」長期策略規劃,正隆訂定十年人才養成計畫,依據職位與職級劃分基礎素養與專業職能,聚焦:技術工程、ESG治理、AI數位科技、危機管理、國際語言,結合數位化的人才管理、考核系統,由上自下推動合併公司員工的能力升級。配合各領域趨勢,除了動態式制定內部培訓目標及課程內容,針對關鍵職務建立長期的管理育才計畫,更積極推動產學合作、實習、跨領域學程及開辦內部學院,並將「ESG永續經營」和「道德行為準則暨反貪腐宣導」等相關課程列入同仁職等晉升必修課目,強化同仁ESG相關知識和恪遵道德規範,為企業及傳統產業蓄積穩定的永續人才庫。
AI應用元年:首辦正隆AI學院,強化集團永續「智造力」
面對全球AI技術的快速發展與不斷變化的永續趨勢,正隆將2024年定位為AI應用元年,不僅自建GPT系統以提升行政管理效率與人資服務品質;更於製造端回應工業4.0政策,全面推動智慧工廠轉型,提升設備整合效率、強化節能減碳監測,更以自動化管理降低人力依賴,回應傳統產業長期的人力結構問題。於公司治理面向,則強調「學習與應用」,2024年規劃涵蓋基礎至進階的正隆AI學院,強調應用領域課程與講座,共計開辦9門、21場實體教育訓練及10門線上課程,號召台灣地區近5成(共1,722名)員工接受培訓,全面提升同仁對AI技術的理解與應用能力。此外,為了進一步深化學習成果,正隆更首度辦理「AI應用競賽」,吸引31個跨部門團隊踴躍參賽,幫助員工將AI技術融入日常實踐,促成跨部門合作,也由良性競爭增強價值認同與成就感,提升企業留才率。
設置專責單位,擬定培訓策略及目標
因應低碳營運轉型與集團全球化發展,正隆持續擴大重點人才培訓規模,建立組織標竿學習體制,並設立培訓專責單位,系統性規劃與執行各項育才策略。公司亦同步建置企業與產業關鍵人才庫,靈活運用多元培訓資源,強化管理階層接班梯隊,全面提升組織人才韌性與競爭力。
升級國際管理力,人均訓練時數大幅超越年度目標
針對專業必修及補休訓練設定最低學習時數門檻,鼓勵員工適性充實專業能力。2024年,累計同仁學習總時數,台灣母公司達220,655小時(包含E-Learning時數),人均訓練時數達60.8小時;合併公司訓練總時數亦達326,033小時,人均訓練達47.5小時。升級國際管理力,2024年台灣地區共辦理實體課程24門、47梯次創新高,共計219.5小時,累計1,878人次參與,創歷年之最。
正隆人才培訓體系 更多資訊請參考 - 正隆官網

多元融合,實踐更具包容力職場
重視專業創新、多元融合,強調關鍵人才與中高階主管的管理及技術能力盤點,同時致力扭轉傳統勞力密集與產業高齡的刻板印象,積極拔擢年輕且具潛力之優秀人才,更重視女性同仁表現,打造性別友善職場,養成年輕化、多元化的主管群。
鼓勵同仁持續學習並運用所學,正隆每年定期針對任職(含復職)滿一年以上員工進行績效考核,新進人員則訂有新人考核制度,評核不因性別而有差異或不公平之情形,依據每位員工績效評核等第,並參酌當年度營運成果,給予適當獎勵措施。
為落實ESG人才培育,養成本土化綠領人才庫的宏觀目標。針對中高階主管級同仁,應用主題式之教育訓練,2024年持續聚焦:團隊溝通、建置管理指引、主管輪調培訓、數位決策應用。同時,引入數位管理工具,建置模組化管理指引,確保主管參與海外營運據點拓展能維持相同的管理深度及水準。